从55度杯事件看智能硬件创业门槛

http://www.wuliannanjing.com 2015年09月26日        

  最近55度杯事件被炒的火热,细节就不再这里重复了。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55度杯官方洛可可公司拿出了一份申请号为201320414844.1的实用新型专利。这份专利显示,其杯中用于吸热放热的材料为低熔点合金,这类合金的熔点在55度左右。通过合金熔化时吸热,凝固时放热的原理,杯中的水温能保持在55度左右。

  这份实用新型专利细节被披露后,粉碎了原来网上流传的杯中材料为有毒化学品的传闻,但从市场反响来看,这项措施对遏制假冒产品的泛滥仍然力不从心。据《假装是极客》了解,洛可可后继也有推自有品牌智能硬件的计划。鉴于智能硬件的门槛也越来越低,洛可可不可避免地也面临着与55度杯事件类似的问题。

  硬件创新的门槛低到什么程度?

  在通信界,有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方案是“交钥匙”。上游芯片或方案商可以按需给品牌商提供完整的手机产品。这种一条龙的服务可以实现产品的快速迭代,使品牌厂商在竞争中保持优势。这种“交钥匙”方案极大地降低了产品的门槛,但也造成了电子产品中普遍存在的同质化竞争问题,同类产品的区别往往只在外壳上面。

  在智能硬件创业领域,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某业内人士对《假装是极客》透露,某知名厂商的智能路由器产品,在某主控芯片订货量超过200K后,就得到了上游芯片厂商VIP级别的服务待遇。芯片厂商派出的技术人员手把手地为这家厂商做服务支持,使其产品能够快速上线。

  最近一种智能硬件比较火,这个产品叫蓝牙“防丢器”,产品售价普遍在50元-100元之间。《假装是极客》在拆解了几个品牌的产品之后,发现这个产品的构造非常简单,用的基本就是各芯片或方案商推出的蓝牙模块。各种品牌的差别只是外壳的档次及APP的功能。而在智能家居的初级形态中,很多的家电厂商也简单地在产品中加入WIFI模块后,就标榜产品已经“智能”。

  为了加大芯片的销量,上游厂商也在推出更低门槛的开发套件。据了解,很多方案商都有针对目前在极客、创客中流行的Arduino兼容开发板,Intel、ST意法半导体这类一线厂商也推出了兼容Arduino的开发板。而博通的WICED Sense蓝牙套件甚至集成了多种常用的传感器,创业团队只要简单地修改官方的例程,就可以做出属于自己的防丢器、手环、温湿度计、体温计、水平仪等智能硬件产品。

  硬件创业团队为什么还面临那么多的门槛?

  尽管硬件创业的门槛越来越低,但很多已经融到资的硬件创业团队还是经常在媒体和用户面前声泪俱下地倾诉创业的艰辛。总结起来,创业团队在初创时,主要有以下原因使其感觉硬件的门槛较高:

  1、在初创时期,由于资金等原因,得到的资源较少

  很多小团队在刚开始运作时,由于成本的问题,往往得不到完整的开发资料,增加了其硬件产品开发的难度。

  据《假装是极客》了解,某路由器创业团队在初期创业时,尽管使用了开源的硬件和软件,但由于采购、生产成本等问题,其产品成本比TP-LINK类似方案的产品售价高出60-70元。无形之中。

  2、核心团队在硬件开发方面不够专业

  有不少的团队,由于在互联网行业耳濡目染,产生了做智能硬件的想法,在从做软件向硬件的转型过程中,由于硬件技术储备的欠缺,往往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据称,某室内空气监测器团队,在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就因为对传感器的特性不了解,遇到了传感器读数误报的情况,在走了不少弯路之后才找到了对策。

  上述两种情况一般只存在于初创团队,由于目前融资的渠道较多,且很多团队有着互联网的从业经验及资源,在经过励志故事的包装之后,有不少团队获得了VC的青睐。在获得第一桶金之后,供应链硬件渠道资源及软硬件技术团队都会有根本的改观。

  创业团队如何保护自己的产品不被山寨?

  很多厂商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试图构建自己的“护城河”。目前各硬件企业主要用以下方式来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1、弱化硬件本身,从外观及某种时尚生活形态方面做营销。

  2、从私有标准方面设立门槛。多见于传统家电类厂商。

  3、建立自己的平台做生态系统。主要集中在规模较大的企业中,比如BAT、苹果、Google、小米等。有些中小企业也在进行尝试。

  4、申请相关专利。“发明”专利基本已经被上游企业垄断。目前这类创业团队的专利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较低的“实用新型”专利方面。企业很难依靠这类专利在市场竞争中获利。

  5、转做国外市场。给国外品牌做OEM或ODM及方案。

  6、在硬件基础上做服务。多见于儿童、教育、健康、医疗等领域。在硬件产品大同小异的背景下,从服务方面做差异化竞争。

  7、转做礼品市场。礼品市场的利润率远高于传统渠道,不过随着大环境的影响,礼品市场目前萎缩比较厉害。

  所谓的护城河并不好建。对于较大的企业来讲,自己企业的规模及品牌本身就是产品的护城河。而对于小微团队,仅凭产品设计很难从众多的产品中脱颖而出,在解决了问题之后,往往会面临新的门槛。技术门槛低再加上过度的营销,其产品很容易被山寨,遇到与洛可可55度杯类似的问题。随着BAT们陆续在做自己的开放平台,选择加入到大的智能生态系统中,作为其中的一环,并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不少团队的选择。在增值服务领域,由于要涉及建立自己的生态圈,往往只有获得一定规模的融资或实力较强的企业或团队才会采用。

  智能硬件产业正如火如荼地向前发展,不断有新的团队正在加入智能硬件创业大潮中。尽管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门槛,创业团队凭借自己的创意及产品,通过各种渠道获得VC及用户的认可,仍然有成功的可能性。而互联网厂商也凭借自己原有生态链,吸引各类智能硬件厂商加入自己的生态系统当中。总的来说,智能硬件目前依旧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个产业给创业团队预留着巨大的想像空间。

[上一个物联网新闻]:调查显示拥有可穿戴设备的...
阅读技巧:键盘方向键 ←左 右→ 翻页
[下一个物联网新闻]:智能硬件七大趋势 垂直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