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人群:可穿戴设备的刚需市场

http://www.wuliannanjing.com 2015年09月26日        

  可穿戴设备这几年的发展,和其他的一些新兴技术与产业一样,经历着不断地试错、探索阶段。即便如此,目前整个产业所呈现的实际情况仍然是,在很大部分的领域里,概念的炒作大于实际的市场。

  德国消费调研公司(GFK)在2014年10月份发布的一份有关可穿戴市场调研报告显示:有1/3的可穿戴设备用户在买到产品后6个月内就将其“丢弃”了。美国《连线》杂志也撰文指出:超过半数的美国健身跟踪设备客户已经不再使用可穿戴健身设备,1/3的客户使用不到六个月,就把这些设备扔进抽屉,或者送给朋友。

  可穿戴设备用户粘性差,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当然,也有一些观点认为可能是因为价格太高、设计太渣、功能太怪咖等。但我认为这些并不是最根本的问题,关键是当前的诸多功能都非用户的刚需,换句话说就是没有找着用户的痛点。其实就价格与价值之间的问题来说,用户通常关心的并不是价格,而是付了这个钱之后能否获得相应的价值,一旦两者之间出现错位,那么必然导致用户将不再买单。

  尽管如此,目前可穿戴设备的产业链还是处于不断完善阶段,尤其在一些细分领域已经有了相对较为清晰的发展路径。这也是在过去这些年的探索里,不断“死去”的产业试错者,用真金白银告诉我们的经验:那就是可穿戴设备不能再像刚开始那样,把自己打造成一款“万金油”般的产品。我不否认在未来基于可穿戴设备硬件本身之外会获得更多的应用拓展,但就当前而言,“万金油”产品的产业链基础与技术都还不具备。而只有针对市场进行垂直细分,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或人群开发针对性的功能,才有可能闯出一片新天地。

  可穿戴设备的市场机会点

  就目前的市场前景来看,我认为医疗可穿戴的市场潜力更为可观。而在这个领域中,最大的市场空间则是尚未被真正重视到的慢性病患者群体所带来的刚需市场。之所以这么认为,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慢性病患者群体庞大

  2015年1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最新报告表明:癌症、心肺疾病、卒中、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依然是全球最主要死因,而其中很多过早发生死亡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WHO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多达3800万,其中中国达860万。中国每年因慢病死亡的男性中约4成(39%)和女性中约3成(31.9%)属过早死亡,过早死亡人口达300万之多。

  我们再来看看《2014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里的几组统计数据,了解一下中国居民从2003年到2013年10年间的慢性病发病率的情况。

  

慢性病人群:可穿戴设备的刚需市场

 

  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在十年间平均发病率增长了近7倍,其中城市人口的发病率增长了近3倍,而农村人口增长了10倍之多。显然,未来的农村会成为慢病重灾区,这和十年间农村人口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环境改变有巨大的关系。

  

慢性病人群:可穿戴设备的刚需市场

 

  十年间,中国高血压平均发病率增长了6倍左右,其中城市人口发病率增长了3倍之多,而农村人口的发病率增长了8倍左右。

  目前,中国的慢性病患者已经达到了2.6亿人。1998年,慢性病患者占人口的12.8%;2008年达到了15.7%,而且呈不断上升趋势。同时,中国慢性病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调查显示,有65%以上的劳动人口患慢性病,这个群体年龄段为男性16岁-60岁,女性16岁-55岁。69%的高血压和65%的糖尿病都发生在上述年龄段。而因慢性病死亡的人数已经达到我们国家总死亡人数的85%。

  在整体医药支出上,慢性病占了70%。而根据世行估算,2010-2040年之间,中国如果通过将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降低1%,即可产生10.7万亿美元的经济获益。

  这些数据充分表明慢性疾病管理将成为智能可穿戴设备一个庞大的潜力市场。虽然这个领域涉入门槛相对较高,但却是人类健康的刚需。因为戴上医疗可穿戴设备,人们可以提前监测到一些慢性疾病,不能说就死不了,但还是可以提前预防至少可以死得晚一点。而且,这种通过科技的进步为病患切实解决预治疗问题,才是人体可穿戴设备的真正意义。

  二、现成的消费认知和习惯助推医疗可穿戴

  对于普通的可穿戴设备而言,其大部分功能都需要用户形成新的使用习惯,这显然不容易。尤其从市场营销层面来看,当企业产品进入一项全新技术的市场,其对用户的培养、教育成本是非常高的。比如在健康管理应用领域,一款运动手环为了不被用户过快地丢弃,需要不断地想办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就像通过社交平台设定一些互动激励方式,让用户能从中感觉到乐趣;还需要不断地对设备进行改进升级。用户从完全陌生到熟悉了解,再到稳定的状态,这当中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这对于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或许还可以承受,对于一些创业型公司而言,可能就有点鸭梨山大了。

  但是,在慢性疾病领域,智能穿戴设备所面临的境况就不一样了。因为在“可穿戴设备”这个名词还没出现的时候,那些在生活中被叫电子血压计、血糖仪之类的设备已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普遍地存在着。而现在就是把它们升级一下,换了个更高大上的名字,叫智能可穿戴血压仪或者血糖仪;或者换个外观与技术表现方式,比如以电子纹身的方式和身体无缝融合,再借助于智能手机的这块屏幕呈现数据反馈等。

  无论以后的电子血压仪一族的设备们变成什么样子,用户接受起来的速度,相较于其他的可穿戴设备来说,都要更容易更迅速些。因为用户在前期已经培养起了对这类设备的稳定使用习惯,后期只要稍微对一些新功能进行简单的培训,就能上手。而这对于企业来说,最大的价值就在于简化了前期的用户培养,缩短了产品市场导入,节约了巨额的运营成本。

  三、慢性病患者对医疗可穿戴黏性高

  慢性病患者这个群体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他们的需求出发点是监测准确的技术性,而非娱乐时尚性。不会像当前一些健康娱乐类可穿戴设备的用户一样,由于玩腻了,失去新鲜感了,或者不够好看不够有趣就把这款设备遗弃了。相反,只要这款设备达到了他们所要的那个单一的结果就可以了。

  比如高血压患者每天都需要定期测量血压,按时服药,那么这款设备能测出精准有效的血压数据就行了。对于可穿戴设备研发人员而言,也只要把设备打造得使用更加方便、精准,比如能24小时粘附在用户身体上的某一个部位,自动定期进行血压测量,并且还能将数据分析反馈到用户的手机上,最后还附带生活饮食建议以保持血压稳定等。此外,还可以跟医院打通,尽量减少慢性病患者去医院的次数,使无论身在何处的患者都能够和医生有稳定的沟通。如果前期的健康管理工作做好了,一切体征都稳定,自然还能减少患者去医院的次数。

  英国华威大学的一位研究员JamesAmor博士认为,就老年人如果能佩戴可测量心率、温度、运动和其他生理特征的智能手表或智能服装,整个活动监测就可以让家属和护工了解老年人的健康和日常行为。同时,利用可穿戴设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构建各大社区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及时了解社区慢性病流行状况和问题。这在个基础上,除了能帮助慢性病患者管理疾病之外,还能搜集相关的数据样本用于医疗研究。

  因此,这类人群未来会成为可穿戴医疗领域内最稳定的用户群体,而反过来,他们也是真正需要可穿戴医疗类设备的人群。而且,伴随着老龄化、慢性病等给社会医疗带来的压力,医疗可穿戴能否从新的角度切入为用户带来更多切实的价值,也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和发展。

  新医改催生医疗可穿戴新发展

  中国新医改的推进,所释放出的市场空间和机会将成为医疗可穿戴发展的一个大“馅饼”。

  之前,中国所谓的公立医院,其发展的资金来自政府财政拨款的还不到10%,剩下的都只能依靠医院自身的服务收费和药品销售提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以药养医模式。这也就导致公立医院为了自存发展,开不必要的大处方、大检查,逐利行为愈演愈烈;致使老百姓被动陷入“看病贵、看病难”的境况。公立医疗不公立,甚至完全背离了政府办公立医院的宗旨。

  那么,现在通过医改,制约公立医院发挥正常社会责任,让医院、医生回归“医”者本位。而当前对医药分离的调子已经基本明确,但要想彻底解决医疗问题,那么接下来诊断与检查分离也将是必然要走的路。也就是说,将当前医院各种基于设备检查的功能交由社会承担。这就意味着医疗监管部门只要负责相关的标准制定与认证即可,任何个人或单位都可以开发相关的医疗检测设备,或者开办相关的医疗检测机构。对于医院的医生来说,患者只要提供相应资质机构所出具的检测结果,即可作为诊断的参考依据。

  这对于医疗可穿戴设备产业而言,必然会释放出一个巨大的市场,就以心率检测这一单项检测技术为例,设备生产企业所研发的可穿戴式心率检测设备只要符合相关的医疗认证,用户就可以根据自身的健康需要自行进入市场购买,自行佩戴,并生成相关报告提供给诊治医生即可。当然,医疗可穿戴设备不仅限于这一领域,血压、血液、新陈代谢等等一系列的医疗检测市场都将被释放出来,这对于可穿戴设备的从业者们来说,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医疗可穿戴将大幅降低医疗成本

  我们都知道,慢性病的治疗往往需要频繁的复查、长期的治疗和药物的支持,才能控制病情。而这就需要患者保持持续稳定的就医习惯,包括时间和金钱上的巨额成本。

  以糖尿病为例,我们做如下说明:

  据2012年11月14日联合国糖尿病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联合发布了一项中国糖尿病社会经济影响研究的结果显示:

  1)中国糖尿病导致的直接医疗开支占全国医疗总开支的13%,达到1734亿美元(250亿美元)。糖尿病患者医疗服务的使用是非糖尿病者的3-4倍(包括住院和门诊次数都大大增加)。

  2)糖尿病患者的医疗支出是同年龄同性别无糖尿病者的9倍。病程10年以上的患者医疗开支较病程1-2年的患者高460%。病程超过10年的人家庭收入的22%用于糖尿病治疗。

  《2014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的患者已经达到9800万,显然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既然这个问题已经出现,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想对策来进行应对,如此一来,“互联网+”医疗就来了,而可穿戴设备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同时又是新概念医疗领域内的核心载体,不得不被一次次地提起。

  在2015年的博鳌亚洲论坛“智能医疗与可穿戴设备”分会场上,ARM首席执行官Simon Segars更是提到了可穿戴设备在未来医疗领域内产生的一大价值,即降低医疗成本。比如那些身处偏远山区的慢性病患者,基于远程医疗技术,在借助医疗级别的可穿戴设备,能够及时获得医疗信息与医疗支持,使他们省去一趟趟大老远跑到医院检查的成本。同时,患者还可以通过医疗可穿戴设备,经常与主治医生保持稳定的联系,沟通交流病情,更好地遵照医生的吩咐服用药物、生活等,这不仅能更有效地控制病情恶化,还可以由此降低就医频次,减少医疗费用。

  医疗可穿戴前路方向

  面对市场的需求和呼吁,尤其是新医改送来的“馅饼”,医疗可穿戴设备又该如何去接呢?这就需要医疗可穿戴设备的研发和制造人员,能有的放矢,练好内功。

  大部分的慢性疾病都有以下这些特点:疾病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可以通过规律性的药物来控制,而一旦离开药物,病情很容易会恶化,比如血压升高、血糖紊乱、心律不齐等。

  从当下可穿戴设备所宣传的功能,我们看到很多产品的功能强大到什么数据都能测。问题就出来了,显然这必然分散了本来就已经很单薄的研发精力,从而导致产品所监测的数据不准确并且严重碎片化。这样的产品对用户来说,其实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相反,如果一种可穿戴设备只专注于一个功能进行研发,比如只针对患慢性疾病人群的血压、血糖、心率等生命体征的测量。这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产业链技术不完善所带来产品的技术、性能、体验的制约;另外一方面集中专注的功能技术开发,能最大程度的保障产品技术的可靠性。换而言之,功能做得最少,就越容易将该功能做到极致,一步到位打造成医疗级别的,市场也就越容易被打开。

  举个例子,专注于打造一款血压仪,如果定位其用户群体为老年人,那么就要围绕着老人的生活习惯、认知能力等进行设计、开发,使设备的操作尽量简单。如果定位为中年成功人士,则需要类似于Apple Watch的理念,需要时尚的外观。此外,对于老人用户群体而言,除了在数据测量精准的基础上,还能给用户提供一些附加价值,比如能够以语音的方式告诉用户血压数据,如果数据显示血压偏高,那么能及时提醒用户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将这一情况同步给用户的监护人。

  传统的电子血压仪已经存在于市场很久,相关的技术也相当成熟,而在可穿戴设备时代,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在这个基础上使这款设备更加智能,使用性能更优、更人性化、更直观。虽然,全范围的物物相联当前还难以实现,但设定的点对点的连接技术已经很成熟,而这对于一款智能血压仪来说就足够了。比如,设备能在患者病情特别不稳定的时候自动联系其主治医生,或者在发生意外情况时,主动呼叫就近的看护人员等等。

[上一个物联网新闻]:富士康布局物联网领投传感...
阅读技巧:键盘方向键 ←左 右→ 翻页
[下一个物联网新闻]:涉嫌窃取新手环机密 Fit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