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蹊径的智能秤

http://www.wuliannanjing.com 2015年09月26日        

 

       智能秤最近火了,但它的火不像路由一样几个大佬之间相互打嘴炮,而是默默地把产品卖了。

       众筹平台上Lemon筹了15万,这个数字放在国内真不算少的;Picooc的Latin也正在路上,声势不错;还有其他厂商的几款产品尚未上线。这让人乍看有点不明白,什么时候秤也是一种强需求了?但小编以为秤的“智能化”恰好是一个很独到的品类。

不要轻易试图改变用户的习惯

       这两年的智能硬件潮中推了很多过去没有的硬件,比如智能手表和今天要讲的智能秤。于是有人讲:需求是可以被创造出来的,因为用户有时候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大家最喜欢讲的一个案例是iPad:iPad出现以前人们并不觉得需要平板电脑这种东西,但iPad卖得出奇地好。但笔者以为iPad的成功不足以支撑当下大部分的智能硬件。

       首先在iPad上人们主要做的是内容消费,这类活动的频率高、时间长,所以用户在其中获得的收益(便利性和舒适度)要远大于成本(购买iPad加上改变在PC消费内容的方式)。但是放到其他硬件上,这个逻辑并不完全成立。比如手表原本只是一个低频率,偶尔查看时间的设备;手环本身更加只是一个装饰品。如果用户只是把打电话、看信息这些事转移到了手表上,能获得了多大的便利?所以新产品如果不能提供足够hit home的功能,不要试图去改变用户习惯。

       智能秤显然属于满足现有需求的产品,它所做的完全没有改变用户的习惯,一样站上去显示读数。它取代的是传统健康秤的份额。

快速抢占细分市场

       小编一开始有“这玩意怎么这么火”的疑问,如果你也有,那说明你也不是它的受众。传统健康秤的用户是一些爱美女性和特别关注健康的人群,最主要的参数是体重,然后还会有BMI指标、体脂含量等等。“智能化”可以理解成数据的上线,于是这些数据(尤其是体重)上线的好处是用户能很简单地看到趋势。而体重刚刚巧又是用户希望看到趋势的数据(可以想象一下从55kg->54kg给女性用户带来的喜悦绝对大于从每天走8000步->10000步的变化)。

        其次是这些数据上线可以提供用户更多的服务,比如减肥方式、健康饮食的信息。

        另一面上,智能秤跟传统体重秤的价格差异不大,从一百到几百不等。这其中的逻辑,还有消费者买完智能秤就不必买传统秤了(两者满足一类需求),而智能手表的用户依然还得买传统手表(完全是两类需求)。智能秤是一个全家可用的公共设备,而手表这类穿戴品是个人的。所以基于这两点,用户也更容易为前者买单。

 

[上一个物联网新闻]:智慧家庭:亟待发展的新兴...
阅读技巧:键盘方向键 ←左 右→ 翻页
[下一个物联网新闻]:智能家居化身低碳经济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