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盒子的发展进入一个历史转折期

http://www.wuliannanjing.com 2015年09月26日        

  在有线电视数字化之初,电视机几乎全部是模拟电视,通过机顶盒发展有线数字电视是唯一的选择,机顶盒一方面承担模拟转数字的功能,另一方面也成为有线电视运营商控制用户收费的工具。这时,有线电视的服务就开始与机顶盒硬件捆绑在了一起。由于有线电视的服务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和封闭性,根据这种需求定制的机顶盒也同样具有很强的封闭性,机顶盒技术方案不能通用,且指定生产供应商,数字电视服务商采取全额补贴机顶盒的措施,老百姓不能从市场上自主购买机顶盒,就连技术发达的欧美地区也是如此。可以说,广电机顶盒是电视从模拟向数字过渡的历史产物,而不是市场化的结果。业内种种迹象表明,机顶盒历史从 2013年开始进入一个历史的转折点,也就是说市场化发展的机顶盒开始改变历史。

智能家电 智能盒子

  经过2012年网络盒子的酝酿,到2013年盒子市场全面爆发,电视终端不论是电视机还是机顶盒都迅速实现了智能化,借助国家宽带工程的落实和三网融合政策的推进,以及高度重视的信息消费政策的启动,盒子大战此起彼伏,从互联网公司到传统的消费电子厂家都参与了这场大战,但以电视为老本行的广播电视企业基本没有参与,这值得让人深思。

  现在的智能终端除了机顶盒之外均带有屏幕,若排除机顶盒可以统称为新的电视机形态,只不过屏幕大小不同而已,而且是PC化的电视机,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广电仍处于保守的功能机状态的机顶盒,封闭保守是这个行业的玄珠特征。所以,站在更宽的角度,透过各个厂家相互竞争的表象,可以看到这是两个产业链之间的较量,即广电传统功能机顶盒阵营与非广电阵营智能终端之间的竞争,确切地说是市场化阵营和非市场化阵营、开放与封闭之间的较量,2014年这个较量的胜负从数据分析上即将见分晓。

  广电阵营的主要产品是有线电视机顶盒,2013年出货量大约2500-3000万,由几十家大小不一的厂家生产,平均分摊到每个厂家的数量不到百万。

  而非广电阵营却十分强大,2013年智能电视销量为2600万,智能机顶盒约1000万,智能手机销量3.29亿,平板电脑销售6000万台,PC机销量超过7000万台,以上2013年在中国能够看电视的各种终端综合出货量约5亿台,有线电视机顶盒占比不到5%,这还不算山寨直播星机顶盒的出货量。

  所以,从体量上,广电机顶盒与非广电阵营竞争劣势凸显,这也是整个2013年盒子战争均发生在非广电阵营之间的主要原因,除个别案例之外,广电阵营几乎全部缺位盒子战争,因为政策保护有线电视,也间接保护了给有线电视供货的机顶盒厂家,政策保护的竞争力一定比市场化环境下的竞争力弱。但是,广电阵营依托 DVB广播优势,也在试图改变被动的命运,这就是从去年广电阵营热议的DVB+OTT。

  先是广电阵营的同洲发布DVB+OTT机顶盒,后是泰信DVB+OTT盒子,进行跨区域市场化销售尝试,声称具备DVB+OTT的广电机顶盒厂家更多。对于广电机顶盒阵营而言,除了受到政策保护导致的竞争力弱之外,更重要是广电阵营高度封闭的技术体系捆住了广电机顶盒阵营参与市场化竞争的双脚。广电阵营如果要突破封闭技术体系的束缚也绝非易事,结果导致同洲机顶盒仍然选择与运营商捆绑,泰信机顶盒在推出T1之后T2遥遥无期,其它的DVB+OTT也是只打雷不下雨。

  互联网进入中国已经有20年,恰好与DVB数字电视的发展史相同,但前者开放发展,后者封闭运营,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在经过了20年之后造就了不同的命运。开放的互联网兼容并蓄,产业链参与广泛,市场化竞争充分。而广电DVB只限定在机顶盒的小圈子内,由原来的封闭垄断到逐渐势微,电视机顶盒开始进入了一个历史转折期。

[上一个物联网新闻]:小米推全球首款支持4k/2k...
阅读技巧:键盘方向键 ←左 右→ 翻页
[下一个物联网新闻]:智能家居需要我们自己的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