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生活墙”魔幻百变巨婴“大卸十八块”

http://www.wuliannanjing.com 2015年09月26日        

上海世博会舞台上,登台亮相的“明星”展品风光无限。但它们中有些“庞然大物”来到世博园区却并不容易。近日,记者在世博园区采访,听到了不少“明星”展品背后的故事。

“生活墙”魔幻百变

在“紫蚕岛”日本馆内“未来”展区,运用整体墙面设计而成的信息之窗——“生活墙”,令在场观众目不转睛。运用最先进的等离子显示器、高精度传感技术和无线联网技术,这面“生活墙”可以随意改变墙纸的图案,电视机可以放大缩小,可以随主人行走而移动,未来沟通无界、信息无限相连的生活模式精彩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细看之下,这面“生活墙”其实是由3块世界上最大的松下152英寸超高精细等离子显示器组成,其物理分辨率达到4000×2000的超高清晰度。松下电器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在大阪生产的这一超大显示器,目前总量不满10台,其中5台已经来到上海世博园区,3台用于展示,2台备用。

这些高达2.6米的巨型显示器如何运来?松下电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它们都是坐波音747飞机头等舱而来。因为每架飞机的头等舱只能放一台显示器,所以5台显示器分别由5架飞机“护送”而来,到达机场后又由集装箱卡车专程运送到园区,工作人员一路“小心翼翼”。

巨婴“大卸十八块”

在“大篮子”西班牙馆的最后一个展厅,坐高6.5米的巨型“婴儿”小米宝宝,虽然吓哭了一些坐在婴儿车内的小宝宝,可无损于其“明星宝宝”的地位。他会呼吸,会眨眼,甚至能和游客互动,这一切都归功于其体内一套复杂的电力驱动系统。

小米宝宝的“妈妈”——电影导演伊莎贝尔·库伊谢特告诉记者,巨型“小米宝宝”在美国制作,由于“宝宝”体型实在太大,不得不分成18块,才“挤”上飞往上海的飞机,运抵世博园区后拼装而成。

“小米宝宝”不仅能呼吸、眨眼,还能做出32种不同的肢体动作。他的骨架是由钢铝合金构成,身体由聚酯树脂组成,皮肤由透明可拉伸的硅胶做成,一头金发是用马鬃一根一根做出来的。

独木舟“漂洋过海”

新西兰馆前庭醒目的“独木舟”,则是搭乘轮船一路“漂洋过海”来到上海的。馆前,毛利雕刻师们每天进行超过10个小时的现场雕刻,为游客呈现传统而独具特色的毛利雕刻技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一名为“种子”的雕刻作品,取材于新西兰北部地区一棵有着3500年树龄的珍贵贝壳杉树,原木重达二三十吨。将“种子”打造成独木舟形状,源于毛利人对独木舟的特殊感情,因为约1000年前,毛利人的祖先就是乘着独木舟从故乡“哈瓦基”来到“长白云之乡”——新西兰的。

在“种子”出发前往中国前,雕刻师们进行了共计500小时的雕刻。为便于运输,巨型雕刻被分成两个部分“漂洋过海”。如今,两个部分已成功拼接。雕刻完成后,它们将由传统独木舟“铰链”固定,不需要一根钉子。7月9日,在上海世博会新西兰国家馆日,“种子”将由新西兰总理赠送给中方代表,成为两国之间的文化桥梁。 本报记者 薛慧卿

[上一个物联网新闻]:等离子技术植入未来生活 ...
阅读技巧:键盘方向键 ←左 右→ 翻页
[下一个物联网新闻]:最好玩的场馆:瑞典馆荡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