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式可穿戴智能硬件你敢尝试么?

http://www.wuliannanjing.com 2015年09月26日        

  植入式设备早在数十年前就已经被应用在医疗领域之中,只不过对于患者来说,除非遭遇极其严重的健康问题,否则基本上都不会考虑让那些设备植入到自己的身体之中。相比之下,人们倒是乐意接受那些能够佩戴在皮肤表面的设备,比如智能手表或手环等。

  然而,随着医用植入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新的植入方法开始逐渐出现,而越来越多的技术爱好者也开始研发新的能够应用到人体上的设备。医用植入的目的是通过设备修复人体受损的功能进而维持身体的正常运作,所以医用植入领域的技术人员们也都希望利用尖端科技来提升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

  医学领域的可穿戴设备

  在外科手术中,起搏器的植入是最为常见的植入式技术,也是迄今为止治疗心率过缓的唯一技术手段。心脏起搏器与除颤仪结合使用,不仅能让病人的心跳保持稳定,还能够防止心跳骤停的情况。起搏器除了能够应用到心脏上之外,还可以在受损的脑区域中刺激和调节神经元,这种名为“深度脑刺激”的技术能缓解癫痫症和帕金森症病人的痛苦,并提高其运动能力。此外,目前还有科研人员在研究如何将起搏器应用到针对抑郁症的治疗之中。

  耳蜗植入技术在医学领域已经被使用了数十年的时间,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到那些由于感觉毛细胞受损而导致的失聪或听力严重受损的患者。与普通的助听设备不同,植入式耳蜗的作用并不是简单地扩音,而是直接与听觉神经相连接,虽然耳蜗传声还不能完全代替自然听力,但这项技术对于听力严重受损者无疑是莫大的福音。相比较而言,视觉的恢复要艰难得多,所以对应的植入技术对视觉受损者的用处并不大,不过目前市面也有这样的产品,以Argus 2为例,这款全球首个仿生眼球目前已经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许可,该设备内置了摄像头和一对镜片,能够向人体的视觉神经直接输送图像信号。

  此外,即使我们并没有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但是同样可以利用植入式技术来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全新的医学植入技术的目的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取代或弥补人体的功能,而是对其进行改善和管理,让身体以更加协调有序的节奏运作。比如在心血管病人皮肤表层下植入心电图监测仪来进行长期观察,这些监测数据每天晚上都会自动传送给指定的医生,帮助医生进行更为准确的诊断。像这种通过植入设备来进行预防的方式在未来会越来越受欢迎,研究机构Bitkom的调查表明,65岁及以上的德国人中,有31%表示愿意接受植入式设备,帮助他们对包括高血压在内的慢性疾病进行管理和预防。

  植入式可穿戴设备能否成为主流?

  生物科技爱好者希望通过新的植入方案来为人类带来全新的认知体验。在超人类主义的启发下,人们也开始期待体验电子机械设备所带来的快感,比如在指尖植入磁铁来感受电磁场的存在,这种技术含量并不高的植入设备不仅能让人们以一种新的方式感知周边的世界,同时还能为日常生活提供许多便利之处。

  植入式设备除了能够帮助病人重新获得机能之外,还能让健康的人体验到不一样的世界。比如植入式耳蜗会不会让穿戴者听到蝙蝠或狗狗所发出的其它频率的声音呢?或者能否为我们的视觉系统加入红外光谱功能,从而拥有夜视能力?或者能否在人体中植入指南设备,从而能自我分辨方向呢?总而言之,植入式设备能够提高人体的感知能力,从而获得全新的认知和体验。

  另一方面,对自己的感知能力进行转变多少会让会有些“反主流”,但这确实能够改变我们日常的生活方式。试想一下,你只需要植入一个微型NFC芯片就可以轻松控制自己的房子、汽车和智能手机等,那将会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艺术家奥格•鲁瓦佐(Auger Loizeau)早在2001年就曾提出过“语音牙齿”的概念,当时引起各界的热烈讨论,鲁瓦佐当时的想法是将“语音牙齿”作为麦克风或对讲机来使用,而这在如今的世界中是完全有希望实现的。

  传闻称苹果公司的首款可穿戴设备iWatch将会在今年问世,这表明可穿戴设备已经从小众产品慢慢被越来越的用户所接受,那么,植入式设备也是非常有希望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的,所以未来人们可能通过一个小小的植入式微型芯片来与周围的世界进行交流、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以及安装一些高度定制化的应用,如果上述这些场景能为被证明是安全的话,那么未来做一个“半机械人”将会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上一个物联网新闻]:大陆智能穿戴硬件产业火不...
阅读技巧:键盘方向键 ←左 右→ 翻页
[下一个物联网新闻]:Snaptrax 通过蓝牙语音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