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顶“砖瓦”能发电屋里“智能”会应变

http://www.wuliannanjing.com 2015年09月26日        

    每一幢建筑都可以拥有机智的头脑,养成节能的好习惯,与阳光清风成为好朋友,前提条件只有一个:生态建筑、节能建筑和智能建筑领域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大步流星往前走。科研人员充满自信地告诉记者,无论是老房翻新还是新建住宅,今年都将在关键技术攻关或推广上实现更大的突破。

    新能源就在身边

    途经人民大道,可曾留意市政府大院门口那两间传达室的屋顶?原来,2块太阳能电池板去年底“攀”上了屋顶,个头和功率虽不大,却“五脏俱全”:采用了规模化并网技术,可将电能寄存在公共电网上留待二次分配,从此没有了浪费阳光的后顾之忧。这2块和屋顶融为一体的太阳能板“生性低调”,却实实在在地表达了申城推广太阳能决心——市政府带头使用!本市今年将大力推进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工作,旨在让更多上海人家享用阳光的力量。纬度不是很高的上海,不是每一天都阳光灿烂。因此,科研人员还在琢磨该如何与清风、热土也形成“对话”机制,在太阳能之外发掘更多风能和地热新能源。

    老建筑加穿新“衣”

    本市西区一幢欧式老洋房,去年完成了一次成功的“内科手术”:外观依旧是原汁原味的欧陆风情,内部能耗却减少了50%。这是一次无需伤筋动骨的手术:敲去外墙表面凹凸不平的鹅卵石,将一块块泡沫状的EPS膨胀聚苯板嵌入粘土砖内侧,再在砖面刷上一层复合硅酸盐保温砂浆,最后让鹅卵石“归队”。手术完成后,墙体不仅厚实了5厘米,像穿了一件厚厚的“棉袄”,而且在墙肚里添了件“保暖内衣”,有效阻隔了冷热空气的交换。

    据建筑科学研究院的不完全统计,以隔热材料、墙体保温等为代表的节能技术,去年一年在全市推广了200多万平方米,其中80多万平方米已经竣工。用双面太阳能板为阳台打造低能耗围护结构,仿佛一件既通风又保温的新式“棉袄”,今年计划再推广100万平方米。

    智能系统更上层楼

    智能楼宇、智能小区在上海已不稀奇,安防远程监控、室内环境自动调节、宽带网络服务也不是新名词,其实,现在的智能建筑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更“聪明”些。为此,科研人员正在为建筑物打造“神经元网络”,试图让其智能系统真正学会“随机应变”。

    好比刚刚过去的1月份,阴雨绵绵,暖湿气流异常活跃,房间里光吹暖气不行,还需人工启动除湿功能。这些情况都被“神经元网络”记录在案,下次遇到类似情况,它就知道该怎么处理了。机器和人一样,在学习中不断进步,越来越聪明:随着其“阅历”的丰富,处理问题也渐有大家风范,即使遇上非常情况,照样能镇定自若。据透露,“神经元网络模型”的软件系统开发目前已完成研制工作,今年将在植物园的玻璃暖房和部分办公楼里接受考验。  
 
 

[上一个物联网新闻]:“智能布”可以与主人交流
阅读技巧:键盘方向键 ←左 右→ 翻页
[下一个物联网新闻]:智能家居的亮点:济南中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