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的瘦身论

http://www.wuliannanjing.com 2015年09月26日        

  疯狂的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要迎来疯狂似乎早有预兆。“比尔·盖茨早在1995年出版的《未来之路》中就表示,在不远未来,没有智能家居系统的住宅会像今天不能上网的住宅一样不合潮流”,而市场调研机构IHSTechnology研究报告显示,未来三年,智能家居市场将呈现56%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18年产品出货量将高达1.9亿台,StrategyAnalytics的数据则表明,2018年将有2.24亿个家庭,即全球12%的家庭,会安装至少一种智能家居系统。

  “不远的未来”未到,大多数家庭也没安装智能家居系统,但智能家居却在去年从不温不火走向了疯狂。率先打破较为平静局面的是互联网巨头谷歌,2014年初谷歌以32亿美元收购Nest,彻底点燃了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热情。紧接着,国外方面,微软与Insteon合作进军家庭自动化,苹果推出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三星2亿美金收购SmartThings;而国内方面,智能家居也成了跨领域、跨行业企业利益争夺的一个重要战场,百度、海尔、小米、阿里、物联、移动等纷纷大肆投资扩张,加快建立自己的势力版图。

  然而,智能家居的不成熟为很多企业提供了机会,却也一定程度上造成无序性,不但技术标准类别多、难兼容,而且产品更加“碎片化”。在量上,智能家居一味向着“贪多求全”而去,产品在功能细分的同时越来越多,甚至不少商家出现一个功能只对应一个产品的现象;在质上,智能家居进行统一控制的难度越来越大,用户体验的好感无形中被稀释和淡化,换言之,智能家居并没有因为量的增加而达到质量的改变。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从概念上来看,智能家居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涉及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防系统、数字影院系统、影音服务器、网络家电多类家庭生活相关设施,因而按照物联网“连接一切”的理念,智能家居应该尽可能多地连接设备,实现所有设备互联互通互控。这种做法没有问题,问题是不少商家所做的并不是想方法设备连接设备,而是企图制造更多的设备以通信技术进行串通,构建自己完整的生态链。

  生态链是智能家居行业比较时髦的词汇,有完整的生态链通常意味着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智能体验,但是这其中的“完整”该如何定义呢?显而易见,并不是量越多越好,恰恰相反,是功能完善的基础上量越少越好。以环境探测器为例,以现在的技术,温度探测器、湿度探测器、CO2浓度探测器等完全可以集成化,也可以分开来,虽然后一种方式产品更丰富、生态链条更长,但并没有太多实际意义,反而会给用户带来安全使用上的麻烦和经济上的负担。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智能家居连接家庭一切是主流,但单品仍是目前智能家居在市场上常见的形态。一般情况下,单品在使用操作上会更方便,但随着单品数量的增加,智能家居仍存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的问题。且不说,这些单品本地端设置综合复杂性的增加,对移动端智能手机也会产生极大负担。在今年1月小米的发布会上,雷军就曾指出,“手机连接复杂,每个设备都需要一个App,云服务投入大”是当前智能设备的三大痛点。另外,每个设备都需要App极有可能形成“逆智能”效果,使操作更复杂,不利于生活效率的提高。

  做好瘦身很有必要

  毫无疑问,智能家居需要做好瘦身。那么,究竟该如何做呢?最直接的方法首推“物理”调整,合理把握生态链长度,大胆砍掉需求性不强的设备。一般而言,一个家庭并不会用到上百个智能设备,再考虑到消费者通常不会“把鸡蛋放进同一个篮子”,所以厂商有时候需要果断砍掉一些设备,缩短生态链长度。因为生态链太长会,一定程度上会加剧智能家居“碎片化”,徒为用户增添管理难度,进而影响用户体验。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控制生态链长度并不意味着产品功能的削弱,而是更为集成化。众所周知,NestProtect智能烟雾探测器是一款单品,但实际上它的内部却置入了烟雾、一氧化碳、温度、光线、动作和超声波等6个传感器,不但可以探测烟雾,而且还能对一氧化碳、温度等进行感知。

  然而,多功能一集化也需要把握度,毕竟不是所有功能都是有用的。近年来,不少商家刻意追求智能功能最大化,一味朝着多种功能方向拓展。虽说能够做到产品集各种功能之大成,却也出现了智能洗衣机可以播放音乐,智能电视可以作为其他家居设备的控制器,智能水杯通过App显示水温、水量记录等实用性微乎其微的鸡肋功能。所以智能家居的多功能一体化需要从实用性出发,补强主要功能,至于其他“边缘”功能,不妨合弃。

[上一个物联网新闻]:谷歌I/O大会 推出智能家居...
阅读技巧:键盘方向键 ←左 右→ 翻页
[下一个物联网新闻]:70后爱大别墅 80后爱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