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子卖场变身智能硬件创新中心

http://www.wuliannanjing.com 2015年09月26日        

  走进中关村西区的海龙大厦,原先塞满大厦二层的一个个摊位已经陆续被撤下,只有原摊位上留下的卡位、广告,依稀残留着原先的模样。在这里,规划面积1000平方米的智能硬件体验中心进入了为期一个月的装修倒计时。

  “中关村智能硬件创新中心”这块闪亮的牌匾就挂在大门口。过去几个月,在海龙、鼎好、中关村e世界这中关村西区的三大卖场,批发零售手机、电脑的商户逐渐散去,智能硬件体验中心、领军企业和服务平台相继入驻,一个智能硬件创新中心正在集聚。

  为一部样机南下东莞

  海龙大厦也是同样的景象,大厦门口悬挂的“佳能精品店”“戴尔电脑”等一张张广告海报,早已褪色,看不出原先的模样。

  昔日的电子大卖场,能不能赶上“智能硬件”这趟车?

  八大平台“腾笼换鸟”

  图纸到真机90天变3天

  贴片机、制版机、通用元器件……在人潮涌动、高科技公司林立的中关村西区,一个“微型”样机生产线正在悄无声息地进驻。一个月后,一条1000平方米的敏捷制造生产线即将在海淀大街一号楼启用。

  “敏捷制造,就是用最快的时间打造你想要的样品。”负责人程静介绍,这儿的设备,体积不到平常工厂里生产设备的二分之一;采用静音处理后,即便设备全部开动,关上大门,门外人几乎完全不会受影响;一般工厂做电路板贴片大多采用焊接技术,而这条产线则用尖端“雕刻”技术代替焊接,完全避免焊接工艺带来的污染和排放。

  和“智造工坊”在同一栋楼的创客空间里,从初中生到五六十岁的“创客”们正在DIY自己的智能硬件设备。一旦他们有成形的设计图,拿到“智造工坊”,3天后就能看到一台依据图纸量身订做的样机。而过去,这个时间足足需要3个月。

  程静和她的“智造工坊”,是中关村西区整体转型升级的代表之一。3月27日,中关村智能硬件公共服务平台由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联合发布,这个平台囊括了从系统软件、敏捷制造、工业设计到标准检测认证、供应链服务、云服务、推广服务等全链条服务的八大平台,中关村e世界、鼎好大厦和海龙这昔日的“电子卖场金三角”,都先后获得了“智能硬件加速器”的名号。数十家智能硬件和创新型孵化器、平台企业已经先后入驻。

  用眼球控制就能玩“切水果”游戏、打字,戴上一个小小的智能头盔就能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环游世界”,不用抽血“隔空”就能测试血糖高低……今年5月,一个数百平方米的智能硬件体验厅将在海龙大厦二层开业;

  在海龙大厦14层,5月份即将入驻的供应链服务平台“硬蛋科技”,能够帮助草根团队“链接”高通等芯片产业巨头,以最实惠的价格拿到最适合自己的新款芯片;

  在中国标准检测界的“国家队”—中国电子标准化院和泰尔实验室,一个专为中关村智能硬件创业者提供认证、检测服务的标准检测认证服务平台即将投入使用……

  所有中关村智能硬件公共服务平台、孵化器都将获得一个“ZIH”(“中关村智能硬件”的英文简称)标志。今后,创业者只要在门口看到有“ZIH”标志的公司或机构,就能走进去,获取与智能硬件相关的服务。支持智能硬件产业创新的29条政策发布,中关村、海淀区对智能硬件公共服务平台、孵化器给予租金补贴,对智能硬件小微企业进行贷款贴息等政策支持。

  “预计到2017年,中关村智能硬件收入将达5000亿元,围绕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车载智能设备、智能无人系统,一个有全球影响力的智能硬件产业集群正在崛起。”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中关村智能体系出了短板

  如果了解了创业者赵武阳一年前的经历,就更能明白中关村传统卖场变身的紧迫性。

  2014年4月,在深圳通往东莞的公路上,售卖电子元器件,提供贴片、焊接等电子产品生产服务的广告牌密密麻麻。

  一辆“京”字车牌的旧轿车里,主驾驶座的男青年手握方向盘。车子在一个个广告牌前走走停停,副驾驶座上另一名清瘦的男青年,抱着一块足球直径大小的“铁疙瘩”,挨个拨打着广告牌上的联系电话。

  “您好,我们想做一个样机,什么?要等两个月才有时间做?”“100台才接单?我们还没开卖呢,帮帮忙先做两台,以后量大了也找你!”青年的声音迫切焦急。

  这个打电话的青年名叫赵武阳。2014年7月,他带领团队推出智能硬件设备“云子”。

  “云子”直径约象棋大小、厚度只有象棋的一半,手感却如围棋棋子般流畅顺滑。把这个白色小设备贴在商场任何一个角落后,商家就能立刻监测到进入店里的手机设备。当用户授权后台收集其在商场内的活动信息和电商购物记录后,客人什么时间进入了哪个店面、在某个店面前停留了多久等信息,“云子”都能感知到。摇一摇手机,用户就能收到后台送来的电子优惠券,而这个优惠券,一定是最符合他喜好、就近商铺的优惠券。

page

  上市短短7个月,“云子”已经卖到全球48个国家,被英菲尼迪、联合利华等全球巨头争相采购。

  一年前,赵武阳在车上抱着的“铁疙瘩”,就是“云子”的原型。

  赵武阳和他的小伙伴们早在2013年就完成了“云子”的设计图,可是由于需要不少高端传感器零部件,他们跑遍了中关村的电子元器件商铺,没人能生产。不得已,一路驾车南下,在广东折腾了三个多月后,他们才把“云子”从图纸变成现实。

  和赵武阳一样的中关村智能硬件创业者并不是少数。

  去年APEC会议期间,7台空气监测仪被部署在雁栖湖周边,为会场周边空气提供实时监测。这个设备的成本不足千元,却能通过后台精准校正技术实时监测PM2.5浓度甚至污染流向。这项技术,来自一个只有十几人的小创业团队小云科技。

  “创业团队规模小,每个产品一次只做几件或者几十件,很难有厂家愿意接活,即便接了,价格也高得离谱。”回忆起一两年前试制这些硬件设备的经历,小云科技创始人贾翼记忆犹新。

  中关村是创业者的天堂,人才、资金、创业服务等优势资源集聚,在创业初始阶段,资源得天独厚,但是这个早已靠“软实力”称雄全国的创新创业圣地,在智能硬件这个行当里,还面临着“软硬结合”不畅的问题。

  “软件创业,两三个人用电脑编程就能做出一款产品,智能硬件可完全不一样。” 中关村海淀园科技发展处处长付晓明说。在互联网领域,扎克伯格能用宿舍里的电脑就做出Facebook网站,对芯片、模块、封装生产等供应链需求颇高的智能硬件爱好者们,却没法仅仅窝在宿舍里就做出一台优秀的智能设备。“工业设计、元器件采购、样机生产等一长串产业链跟在后面。资金投入大,创业者单枪匹马的力量不够。”

  不能失语于下一个“风口”

  昔日大卖场获得转型良机

  代表全球创业新浪潮的智能硬件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全国、全球领先的智能硬件公司和产品不断涌出。

  智能插线板、智能空气净化器、智能路由器……一个由智能硬件建构的生态圈,使得中关村企业小米科技成立短短5年,就估值450亿美元。在刚刚过去的3月,苹果、华为、谷歌等中外巨头,都在智能手环、智能手表上争相出招。业界公认,智能硬件正成为下一个“风口”。

  作为全国软件信息服务、移动互联网创业高地,在智能硬件的“硬”实力方面,中关村不甘也不该失语。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关村电子卖场兴起,就是从技术发烧友攒机、攒电脑买各种零件开始的。中国信息软件创业的热潮也从这里开始萌芽。”纽曼创始人之一、中关村智能硬件“敏捷制造”平台负责人程静说。她清楚地记得,1997年前后,她和爱人在“村里”捣鼓了好几个月,终于把实验室产品做成了样机。而就是从那时开始,纽曼逐渐成了全国录音监控平台市场占有率第一的“老大”。

  智能硬件的这股新潮流,必然还是从中关村引爆。但是,第一步该从哪儿迈出呢?

  与此同时,中关村曾经辉煌的传统电子卖场,却正饱受电商冲击,辗转在生死线上。

  海龙、鼎好、e世界……传统的中关村西区,原本以售卖手机、电脑、相机等消费电子产品而知名。而随着电商的兴起,这些传统电子卖场面临电商环境下消费者大量流失的困境,近年来一直在探索转型。

  在e世界楼门口,一张火红的条幅上,“业主统一经营签约处”几个大字十分显眼。春节前,不少店铺就接到了大厦通知,停止自有铺位招商、租赁。

  再往深处走去,有些柜台被绿色的帆布盖得严严实实,帆布上,潦草的字迹写上了商铺搬走后的新营业地址。而在七八年前,每到周六日,这些柜台前人多得挤都挤不动。

  走进鼎好,不少商户已经陆续搬出。

  “盯了一天,客人还没商家多。”昨天下午,仍然“坚守”在鼎好地下一层的一个手机摊主告诉记者。过几天租约到期,他也准备撤了。在大厦一层和二层,一些空出的摊位里,印着手机、电脑广告的海报残留在墙上。

[上一个物联网新闻]:中国智能硬件吉尼斯纪录花...
阅读技巧:键盘方向键 ←左 右→ 翻页
[下一个物联网新闻]:CITE大数据下:专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