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元请来“智能管家”
现代人忙于工作,很需要这样一位聪明的“管家”来打点生活。多年来,人们一直盼望出现这样的系统,能对家里的各项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现在,智能化的电子“管家”不再是一个概念,一些简化型产品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
家中也有POS机
在台湾,最近出现了这样的楼盘。这个名为“丰邑·雅砌”的住宅,配备了“E Home”系统:可通过远程监控系统随时掌握家里的情况。
在大陆,智能住宅也在快速发展中。在中国电信位于上海的“数字家庭”里,电话多了一项功能,成为消费支付终端设备。也就是说,在自己家中刷银行卡,就能支付水费、电费、通信费等各种公用事业费。这一服务每月收费两元,选用这一功能的“数字家庭”越来越多。
另外,“岗哨”功能也很常用。主人出差几天或几个月,家里没人怎么办?主人临走时可设下各种安防装置,一旦家中发生烟警、火警等情况,防控设置可以将信息通过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发送给用户。
还有一些是专为独居老人设置的,安上可360度转动的“全球眼”监督岗哨,子女可24小时观察老人在家中的活动。通过手机短信平台,“数字家庭”户主还能在手机上定时看到家人的画面。
一万元请个“管家”
在北京、上海等地,“智能管家”产品已经开始全面市场化。提供“安防”、“家电控制”、“电视监控”等功能的“智能管家”,一般要价在1万元左右。其中的控制信号多通过无线传输,据业内人士说,控制准确率大概在95%,当然不同产品之间略有差异。
上面提到的仅仅是“智能管家”最简单的功能。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数字家庭互动应用标准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山大学罗笑南教授,描述了完美的数字家庭生活场景:当您回到家中,随着门锁被开启,家中的安防系统自动解除警戒。只需一个遥控器就能控制所有电器。每天晚上,窗帘会自动关闭,入睡前您触动“晚安”模式,安防系统自动开启……在炎热的夏天,你可以在下班前在办公室通过电脑打开空调,回到家里便能享受清凉;回家前启动电饭煲或微波炉,一到家就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米饭。如果不方便使用电脑,打个电话回家一样可以控制家电。
台湾资策会信息市场情报中心分析师翁伟修说:“智能管家行业中蕴藏很大商机,但只有企业针对不同族群提供其所需的创新服务,才能开创获利机会。”翁伟修说,目前对于企业来说,潜力客户群包括单身族、育儿族、银发族、网友族等生活上需要照顾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