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生产代工问题多80%靠线上销售

http://www.wuliannanjing.com 2015年09月26日        

  随着国内智能硬件生态系统的逐渐完善,上游供应商生产技术更加成熟,专门为智能硬件产品提供服务的机构也慢慢出现,以及谷歌、苹果等巨头的加入,智能硬件市场将更加成熟。

  即使是一个智能水杯,从设计到生产销售也需半年的时间,更别提那些技术门槛更高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了。“一块智能手表仅仅是生产环节,就要经过10多家供应商,最后再拿到富士康进行组装,中间环节非常复杂。”映趣科技创始人王小彬不无感慨道。

  因此对于目前做智能硬件的创业者来说,如何协调软件和硬件,如何平衡外观设计和功能,如何更好地实现用户体验是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当天马行空的互联网从业者开始接地气要做硬件创业,面临的所有问题都是新问题。

  然而,另外一方面,随着国内智能硬件生态系统的逐渐完善,上游供应商生产技术更加成熟,专门为智能硬件产品提供服务的设计机构、云存储等第三方机构也开始慢慢出现,以及诸如谷歌、苹果等巨头的加入,智能硬件市场将更加成熟,也更具有想象力。

  设计环节:外观设计也很重要

  硬件设计公司诞生

  设计决定一个智能硬件产品的销量的很关键的因素。而智能可穿戴作为智能硬件中的一类,则更加注重外观的设计。据腾讯最新发布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白皮书》统计数据显示,使用一个月内的用户要求可智能可穿戴设计美观的比例是48%,而一个月以上的用户对于外观的要求上升到了近54%。这也就意味着用户使用时间越长对外观要求越高。

  映趣科技市场副总裁罗映波表示,“对于我们做的智能手表来说,我认为重要性排序应该是外观、服务、数据积累。因为是人穿戴的产品,它的很大一点是要外观上吸引人。之前我们做的产品可能在外观设计上不是那么出色,因此销量并没有预想那么多。后来在改进产品的过程中我们就很注重改进外观,外观上要让用户喜欢,感觉到产品的品质感,后来我们的π产品采用了真皮的表带,表壳也采用了不锈钢金属。销量有近5万台。因此我们的定位是做轻奢智能手表,兼有时装表的外观和智能表的功能。”

  除了公司自己设计外,映趣科技也会于第三方设计公司合作。据悉,公司明年推出的一款产品将和亿觅科技合作的,由后者负责外观设计,公司负责技术。

  据了解,亿觅科技的强项就在于前端的工业设计。亿觅科技创始人覃康胤对记者表示,硬件外观体现了品牌的品味。“公司定位的是中高端,做的是高附加值的产品。我们想设计比较有品味的产品,目前主要针对的用户是90后这样的年轻人。”对于覃康胤来说,公司设计的手表的主要竞争对手并不是国内的智能硬件类产品,而是国外知名的设计类手表。

  当然,亿觅并不是家传统设计公司,他更具有互联网公司的影子,比如公司通过众包的形式来收集设计创意的做法。

  “现在我们有3-4款产品采用这种众包的方式。初衷是让懂产品的人来设计,可设计很多品类不同外观的产品。而我们则负责后续的生产、销售环节。以及把控这样的产品是否适合亿觅这样的品牌风格。我们最近要开设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加速孵化器,让一些设计师入驻,我们的加速团队将与他们合作。”

  在此之前,亿觅在这方面比较成功的尝试是小恶魔系列充电宝。将征集来的设计师作品放到官网,投票较多的设计将被运用到产品中,设计师可以分得产品的销量提成,据悉,一些设计师一个月的收入可达到一万元。

  目前像亿觅这样专门为智能硬件公司提供设计的第三方公司还有很多,比如同样位于深圳的洛可可设计集团,为jawbone设计过耳机和手环的美国智能硬件设计公司Fuseproject。

  一位之前学过工业设计的创业者开玩笑说,这个专业在国内都很难找工作,很多同学都转行去做UI了,现在智能硬件兴起后,对于工业设计专业的人是好事,因为这意味着有更多的工作机会。

  生产环节:问题最多磨合周期长

  北京上海两地办公

  智能硬件产品设计出来后,就需要拿到生产商去打样,做出样板,并同时进行软件的开发。

  对于做智能硬件的公司来说,深圳是他们首选的生产制造基地,很多公司将公司总部设立在深圳,而更多的是,一家公司在北京和深圳两地办公。

  Autobot创始人郝亚伟对记者表示,“相对来说,北京的产品氛围更好,我们的运营部门等都在北京。深圳主要是后端的供应链销售售后服务部门。因为深圳生产厂家很多,有先天条件。

  未来智能硬件若发展起来,北京和深圳都不容忽视。”

  目前来看,大多数智能硬件公司都在深圳或者周边找的元器件生产厂和组装厂。据了解,元器件提供商大大小小就有上万家。以映趣科技为例,为了生产一块手表,要经过十多家厂家,最后再拿到富士康进行组装。据罗映波介绍,其智能手表的上游芯片生产商主要包括MTK,高通,北京君正。

  现在映趣、盛大果壳、土曼相关系列产品采用的CPU很多是由北京君正公司生产的。北京君正是一家嵌入式CPU芯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专门针对智能可穿戴设备研发了XBurst CPU 系列芯片,与高通等芯片相比,具有能耗低的特点。目前在国内A股上市,去年该公司仅便携消费电子CPU收入达到3465.95万元。

  在中端是元器件提供商方面,映趣主要采用的是声学器件商是为苹果、三星的微型麦克风供应商AAC,云知声和科大讯飞提供语音识别系统。材料方面,比如最近要推的一款产品表盘采用的是湖南蓝狮科技提供的蓝宝石材质。摄像头主要供应商是宁波舜宇生产摄像头。“这些厂商很多都是为三星、苹果生产过元器件的公司。”

page

  最后组装和测试环节是和富士康合作。上述人士表示,“富士康在产品生产方面要求很严格,比如他们一条生产苹果数据线的工人就有135人。手表后盖四个螺丝钉都是由不同的人来负责拧的。此外他们在做产品测试方面也很严格。”

  然而要找富士康这样的大厂做组装也需要考虑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的问题。覃康胤向记者抱怨道,“我们的蓝牙耳机是找的富士康,但是反复调整,反馈,要到半年后才能生产出来,如果找小的生产商大概三个月就能出来了,这延误了产品上线的时间。对于小的初创团队还是不要找富士康这样的大厂,虽然质量还行,但是成本高,耗费的时间长。”

  此外,记者接触过的一些智能硬件创业团队都向记者大吐苦水,虽然生产厂家很多,但是找到一家愿意为他们生产产品的厂家还是很少,“我们找了4-5家产商,包括零配件的,生产芯片的,组装的。愿意生产这么小批量的公司且价格不是很高的加工厂还是很少的。”Autobot创始人蔡亮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实际上,对于元器件供应商来说,如订单量小的话,价格相对较高。此外,还存在代工厂排期问题。因为要生产新产品,需调整生产线,如量小的话则可能弥补不了工厂所损失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不过,供应链也在逐渐完善。此前映趣生产inwatch Z系列手表时就因为很多厂商未曾生产过智能元器件、芯片,因此映趣不得不采取联合研发的方式,据了解,该款产品的近60%的元器件都是采用联合研发的方式。而这种情况也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而减少,越来越多的工厂会开始愿意做智能硬件的代工厂。

  对于智能硬件公司来说,要想大规模量产,良品率是很关键的指标。一般来说,刚生产出来的第一批产品的良品率都不是很高,要经过不断调整、试错才能维持较高的良品率水平,而这中间的时间有时会十分漫长。

  目前,映趣科技今年销量在20万台左右,其中inwatch Z系列销售近3万台。然而inwatch Z在可量产的产品出来之前,交了不少学费。罗映波对此深有感触。“我们的inwatch z产品的数据线是要隐藏在表带里,但数据线的适合温度是280度以下,而表带是要在280度以上才能成形,后来采取的是低温注塑方式,报废了4000-5000台样机才生产出可以量产的产品出来,一台机成本大概1000左右的话,资金成本也不是小数目。”

  当然,因过于高估产品功能而在生产环节翻船的案例也不少。以土曼为例,其在国内首次提出采用Elink电子墨水柔性显示屏,而这项技术难度大大超过了土曼创始团队的预期,因此之前在微信圈众筹的方式预售了7-8万块手表,也由于技术等问题良品率极低,公司一而再再而三的延迟发货时间,引起了参与众筹用户的不满。

  销售环节:线上渠道占主导

  区别于传统硬件的打法,智能硬件多数跟从了国内智能硬件先锋小米的路径,多采取的是线上销售的方式。据了解,小米旗下的小米手环今年在线上销售量就达到了近100万台,仅双十一当天销量就超过了10万台。然而,对于品牌度知名度较低,功能复杂,单价较高的智能硬件产品来说,线下渠道对于用户产品体验来说,不可或缺。

  一般来说,智能硬件产品在正式开售之前会在众筹网站众筹,不仅仅是为了筹集资金,更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作为一个小范围的市场验证。诸如蚁视、broadlink、Autobot都曾在kickstater或者点名时间进行过众筹。

  此后,在分析购买产品的用户类型,及根据用户反馈意见对产品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后,公司就正式开始上线销售。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智能硬件公司在线上销售渠道占了近80%比例,主要销售渠道为公司官网、京东和天猫商城等B2C平台。这类平台的优势在于能带来一定流量,节省中间环节成本,但是也存在一定问题。

  杨世毅分析称,“这个新兴事物刚开始还是要体验一下。就像十年前购买电脑的过程一样,最开始是线下买,后来发展到在线上看,线下买,到现在是线上直接买。智能硬件可能也是这个路径。不过现在的智能硬件团队找线下的渠道不太行,没有线下的渠道的经验和人才,现在线下销量还不太好。”

  如果要实现用户的普及,线下渠道拓展能力至关重要。据目前所了解的情况,智能硬件产品的线下推广渠道一般采用与电信或者手机生产商合作的方式。比如Broadlink就和中国电信合作,将其产品拓展到13家体验店。主营无人机的亿航智能则通过加入魅族的Connect To Meizu计划,与魅族新产品MX4捆绑销售。当然也有特例,比如映趣针对老人生产的Health care智能手表也正在和敬老院谈过合作。

  服务环节:数据积累是关键

  到底智能硬件产品是销售什么的?这个问题看似很难回答。就现在来看,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机器人等主要还是依靠硬件本身盈利,而未来的盈利模式会更加多元化。

  以智能健康类产品为例,目前该类产品能做到的是浅层数据分析,即把个人数据和标准数据进行对比,告诉用户和标准数据的不同,比如测量体重后与标准数据相比,告诉用户是偏胖还是偏瘦,而未来这类产品的盈利方向很有可能是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定制服务。

  据了解,目前智能体重秤Picooc、映趣等公司都在联合运动、饮食方面的专业的机构做类似个性化定制的产品。比如映趣在与耶鲁的运动精神方面的教授合作,该公司拥有中美60万运动员的数据,未来可以基于这些数据推出个性化的运动方案,此外还有和福瑞公司合作,基于他们拥有的脂肪肝代谢方面的数据和算法来提供适合的解决方案。“未来我们会搭建一个和智能健康服务平台,通过分析用户的这些数据类给予个性化的推荐。”

  但是,要真正实现智能的个性化推送的前提是大量数据的积累。目前由于现在智能硬件用户还不是很多,可分析的样本量还不是特别大,所以还处于数据收集阶段。

  而据了解,现在已经有很多智能硬件公司开放SDK平台,让更多的智能硬件商接入以实现数据的共享。

  值得一提的是,不是所有收集的数据都是有效数据。经纬创投投资经理冯大刚表示,在这过程中,应该分清收集的数据是否为有效数据。“现在市面上很多手环记录东西太浅了,一个数据能否成为一个有效大数据的来源,需要看他是否有好的收集手段。现在能够转化为有效数据的还挺少的。现在出来手环手表不足以成为人体健康数据。人体手环不是大数据收集好的载体,因为其背后生态链还没有完成。在没有专业手段之前,它不足以成为大数据的依据。”

[上一个物联网新闻]:投资人谈智能时代 一切才...
阅读技巧:键盘方向键 ←左 右→ 翻页
[下一个物联网新闻]:Apple Watch 获得长期成功...